作者:张锦贻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张锦贻新著《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是一部对姿态各异、色彩纷呈的中华55个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所做的梳理、归纳、诠释与论析的专著,是中华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书卷。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一份厚礼。

张锦贻心中“贮满了对民族儿童的挚爱,贮满了对民族儿童文学的美好期待”,从2002年开始动笔,至2017年,历时16年,完成了这部书的写作。全书57万字,把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现状按时间顺序分成上、下两卷。上卷写从往昔的民族民间儿童文学到新中国、新时期的民族儿童文学创作,下卷写进入21世纪以后的民族儿童文学创作。

为什么要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者认为,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文学,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中华儿童文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文学的来龙去脉,才能推动、促进中华各民族儿童文学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研究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意义,并不只是在儿童文学本身,它使一代一代人都能了解和理解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的内涵和意蕴,使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思想永久地渗进一代一代人的心里。

本书对中华55个少数民族儿童文学做了全景式的记录,对以往没有系统地出版过的一些流传在不同民族儿童中的,很容易在被忽略中散失的民族民间儿童文学作品,这本书都做了尽量详细及完整的引录及叙述。作者认为,各民族“独具的深邃的审美理想和多样的审美情趣,各自独有的对创作意境、风格、韵味的追求,都结晶在不同民族中民间流传的或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里,并在其历史的发展中显示其总体脉络”。

作者认为:“民族儿童文学的民族性、时代性,都不可能脱离特定的地域。”因此,本书按照民族聚居的状况,由北而南,分成9个部分来写,写一个个地区中各个民族儿童文学的状态、形态,在记述和论述中,突出其创作风貌、风格,在比较和分析中,凸显其创作特征、特色。

张锦贻1950年参加革命,先后在中共绥远省委、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工作,后调干上大学,60多年扎根内蒙古,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及创作,并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与开拓,足迹踏遍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大山、乡野。正因为她的艰辛付出,才有了对中国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研究的系统的研究体系。她以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儿童文学,而且,由于各民族历史进程、聚居区域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儿童文学多姿多彩和他们各自鲜明的民族特点;又由此影响着各民族一代代儿童的审美意识、思维方式、文化心理的变化和发展。可以看到,我国各民族儿童故事正是中华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独特积淀与独特符号,并且最生动地体现了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深层内涵。我国各民族作家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创作的儿童文学,又最具体、细致地展现出我国各民族心理状态的新变化、新发展,揭示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这在书中《儿童文学民族性:民族儿童文学发展中恒定与恒变的话题》《儿童文学民族性是和现代性融合在一起的》《儿童文学的民族性因语言民族化而凸现》《儿童文学民族性浸渍在民族儿童情趣中》《民族儿童文学与现代化同步》《民族儿童文学的新变与突进》等章节中,都做了详细、精确的阐释。

本书把深藏不同民族文化意蕴、浸渍不同民族生活色彩、洋溢不同民族儿童情趣的民族民间儿童文学作品记录下来,把当代中国南北方各民族儿童文学创作的情形、趋势,以及民族作家们描写民族儿童文学生活、思想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从而显示出中华55个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丰富与深厚、绚丽与奇妙;显示出中华儿童文学中各民族少年儿童形象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显示出中华儿童文学海纳百川的吸收和创造能力,以及它作为民族文学、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和无比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