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摄影记者多次行走罗布泊的见闻成书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是中国自然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1901年,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泊发现了沉睡千年的楼兰古城;1964年,中国在此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带队科考在此失踪;1996年,著名旅行者余纯顺在此遇难。近年来,这里也成为玄幻小说的热门地点。

记忆中,第一次知道罗布泊这个名字是在1980年,同时还知道了另一个名字——彭加木。

我出生长大在新疆哈密第六地质大队,那是隶属于新疆地矿局的驻哈密单位。哈密位于罗布泊北缘,距现在已经干涸的湖心有四百公里。刚上小学那会儿,有一次老爸回家就说: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了,靠近罗布泊的各地质单位都派人去协助搜寻,军队也派了部队和直升机。

当时没想过这一事件的影响有多久远,只觉得彭加木一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而罗布泊又是哪里?总之,罗布泊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印在记忆中,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进罗布泊,行走在那片浩瀚的世界,就像那些勇于探索未知的前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师范毕业的我回到上了八年学的母校(初二留级一次)地质中学任美术老师。闲暇时候喜欢跑到图书馆里翻书,那时网络没普及,图书杂志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图书馆里,再次注意到了罗布泊,知道了王昌龄的诗句“不破楼兰终不还”里说的那个楼兰,竟然也在罗布泊。

时间转到二十一世纪,电影学院毕业后,稍有波折地来到《北京晚报》摄影部打零工。张风主任工作要求严格,但对我们几个临时工也都很照顾,从生活到工作,尽可能给我们提供帮助与机会。一年后,2001年秋天的一次例会上,风哥说交给我一项采访任务,配合副刊的沈沣采访,目的地是新疆,竟然是罗布泊!我在离开新疆几年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穿过罗布进楼兰。

2001年是斯文·赫定发现楼兰一百年的整日子,一场名为《百年发现 世纪穿越》的大型采访活动将拉开大幕。我们从斯文·赫定第一次探访新疆,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麦盖提出发,沿丝绸之路古道,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罗布泊荒原,最终将抵达楼兰古城。

也许是第一次探寻感受到罗布泊历史深厚博大,简直是一阵风拂过就带出一段历史,同时又因为是大部队行进,有顶级沙漠车和专业司机做保障,缺少了一份探险的感觉。于是,在首次走进罗布泊十年后,再次受老友刘英智之约,同几位朋友一起来到罗布泊,从西侧的尉犁向东边的敦煌,驾车穿越。面对罗布荒原的苍凉,以渺小的生命面对艰辛旅途,寻找丝绸之路的历史沉淀。

今年初,在魏翔军兄的新宅里,与难得一聚的老友陈建中、林晓云喝茶聊天。聊丝绸之路的兴衰,聊罗布泊的变迁,聊那个毕生探索西域历史,并让楼兰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斯文·赫定。二位都是经历丰富之人,都对罗布泊的古今有着无限兴致,都是斯文·赫定的拥趸。天马行空的陈建中从说话、做事到写作都展现着重庆人麻辣的一面,他曾一个人沿着斯文·赫定脚步独行,并出版了《一个人的西域》。林晓云先生的做事与写作风格更趋于平实,也曾沿着多位先驱者足迹行走南疆与藏北,出版了英文著作《Searching for Shambalha》(《寻找香巴拉——沿着早期探险家的足迹》),并翻译了斯文·赫定的探险三部曲中的《Central Asia and Tibet》。

聊得尽兴,思绪回到行走罗布泊的往事,在两位前辈的建议下,我也决定,将自己多次行走罗布泊的见闻整理成书。作为纪念的同时,也可以让更多对丝绸之路、对罗布泊感兴趣的朋友,喜欢斯文·赫定并被他执着精神打动的读者,用另一种视角走进罗布泊。

很多事就是如此,当你有了足够的准备,机会也就出现在眼前。在老友高志星的饭局上,认识了电力出版社的王祎。大家都出生长大在新疆,都对罗布泊有着无限向往,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合作出这本《风起罗布泊》。

经过三个多月的写稿,曹薇老师三个多月的认真编辑,终于在十月初完成了《风起罗布泊》的出版。

《风起罗布泊》不只是一本旅行札记,书中的故事与影像,也许能让一个都市中压抑与躁动的心得到释放。通过这本书,大家也能走上丝路古道,见到一个个简单又执着的人物。或许,看到在罗布泊腹地及周边生存的他们,也能审视都市中生活的自己。

当这本封面沧桑感极强的新作拿在手里时,很是感慨。翻开书,再去回味那一个个故事,又勾起了自己重回罗布泊的向往。感受罗布泊的风,还有那风,带来的心动。